当前位置:首页> 新闻中心

脱贫攻坚 | 一封表扬信背后的故事

发布人: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:2020/12/30 来源:本站 浏览:

   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、决胜之年。在这关键一年的年末,重庆交通开投轨道院收到了来自云阳县泥溪镇协合村的一封表扬信。信只有寥寥几百字,字里行间却充满了感激与肯定,在这寒冷的冬日里,温暖了所有人。这封信的背后,是轨道院每位设计人默默奋斗在脱贫攻坚道路上的故事。

    作为“古法造纸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地之一,协合村是云阳县泥溪镇最偏远的村庄,全村幅员面积10.8平方公里,距云阳县城65公里,距镇政府15公里,海拔高度在626-828m之间。2019年的11月,天已微凉,接到扶贫任务后,轨道院立即成立项目组前往协合村。

微信图片_20201230184219.jpg

改造前的卢家湾广场


    经过详细踏勘和现场调研后,为使协合村独有的地域性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,让村民享受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红利,项目组决定以卢家湾广场为核心,围绕“古法造纸”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环境整治工程。之后便是马不停蹄的方案研究与讨论、通宵达旦的图纸会审、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在设计方案里的激情碰撞与融合......最终,传统技艺在设计图纸里通过现代建筑得以展示和延续,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希望在设计师的努力中得以生根发芽、开花结果。

微信图片_20201230184216.jpg

改造后的卢家湾广场


    在设计施工的关键时期,面对施工现场条件复杂、工期紧张、周边环境复杂等诸多因素,项目组多次开展现场服务工作,想村民之所想,急村民之所急,积极调配资源,协调各方解决难题,确保项目按计划实施。


    如今,历时一年的云阳县泥溪镇协合村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已圆满建成,一张张蓝图已变成现实,曾经山多岭陡、沟壑纵横的小山村,已变身成为山清水秀、生态宜居的新农村。在这里,“古法造纸”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合理有序地保护了下来,卢家湾广场里一砖一瓦、一花一草向世人诉说着这门古老技艺的历史过往;“千年古树”在古老院落里展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、自然与建筑的协调、动与静的统一。


微信图片_20201230184212.jpg

卢家湾广场设计效果图


    这封表扬信,是对重庆轨道院全体设计人员的肯定,是对重庆轨道院首个扶贫项目的充分肯定。但这绝不是重庆轨道院最后一个扶贫项目,因为每一个交通开投人始终奋斗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