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匠心铸品质 · 以创新致未来 | 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工程正式贯通!
发布人: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:2022/6/20 来源:本站 浏览:次
2022年6月18日12时,由重庆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设计的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工程(以下简称4号线二期)正式开通运营。
4号线二期线路主要位于江北区和两江新区龙盛片区,起于一期工程终点站唐家沱站(不含),终于黄岭站。线路全长约32.8km,全线共设14座车站,其中高架站4座,地下站10座。
4号线二期是重庆市首批采用PPP模式建设的轨道线路之一,建设工期仅用时3年,存在建设工期紧、难度相对较大等困难。在设计过程中,公司4号线二期项目组主动适应PPP建设模式,积极运用创新技术推动城市地铁建设,为业主提供优质、高效的服务。
以匠心铸品质,保障全过程设计质量
4号线二期在设计过程中密切联系PPP项目控制投资,充分满足运营效益更高的需求,精准控制项目投资,采取系统、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限额设计。
设计前期项目组结合项目特点,通过对投资限额目标进行限额设计分解,不断优化土建设计方案、机电系统设备、功能配置等投资控制,如区间结构优化隧道工法、高架结构精心适配含钢量等;建筑专业结合业主及运营使用需求,通过整合外挂变电所和主变电所,合理优化车站布局,整合弱电系统房间等,达到节约用房面积及降低投资的效果;机电系统设备专业通过综合弱电支吊架进行多专业缆线一并敷设,车地无线进行综合承载,编制实施概算,结合初步设计与技术规格书差异情况,配合、协助业主全过程控制投资落地及功能优化分配,并积极参与BIM的设备系统编码,为后期的智能化运维提供帮助,降低全生命周期的成本。
由于项目建设工期较紧,通过靠前服务,密切掌握审批动态,及时精准的将方案转化为设计成果,满足设备系统超前谋划、招标后进行出图攻坚、排产及现场安装计划需求。 公司设计团队通过加强现场沟通,开展现场服务逾600人次,配合业主月现场巡检制度,提出现场整改问题逾100条,确保现场问题及时反馈、及时设计处理、及时解决。
图片
在公司全体项目组人员的共同努力下,以精细化设计、高品质服务获得了建设业主的肯定,并获得了“先进勘察设计单位”的荣誉称号,王波、郑妤、刘藜等多名设计人员被评为“优秀设计工作者”。
以创新致未来,全力打造精品工程
供电系统方面,4号线二期在重庆轨道交通首次试点采用双向变流新技术方案,提高列车供电质量,降低能耗目的,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。
安检系统方面,创新研究首次在重庆采用安检票检一体化方案,通过将智慧安检与智慧售检票的业务融合,促进设备融合、降低后期运营管理成本;通过进站与安检安防的流程并行,精简进站环节、提升乘客通行效率,提高乘客使用舒适性;同时针对现有城市轨道交通安检系统效率低、人员投入和乘客客流大且构成复杂等问题,研究采用集中判图方式,建设统一的集中判图中心研究,提出采用实现跨地域安检资源共享,实现人力及工作负载的动态均衡,从而达成运营过程“减员增效”的目标。
在AFC系统方面,首次在重庆市采用BIM模型的AFC智能运维系统,通过利用设备状态数据、故障数据、系统数据、管理数据等数据信息,借助BIM建模、大数据、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,实现维修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,此外首次采用智能客服中心、,通过融合人工智能、语音识别等技术,打造智能交互和自助服务系统,实现车站服务的自助化、智能化、人性化。
4号线二期的建成通车,将极大改善促进两江新区先进制造产业带的高速发展,带动沿线经济,在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同时,有效引导中心城区人口向周边地区疏散,改善旧城区布局,支持和引导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,加速城市化进程,引导城市突破两山束缚,按“向北、向东、向西”的方向拓展,为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,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。